天險化康衢,直如海市樓中,現不住法;
河堧開畫本,安得云梯天外,作如是觀。
——清•梁章鉅撰(見《楹聯叢話》)
鎮遠浮橋,黃河蘭州段古已有之,將木船連接,鋪以木板,以木橋供人通行。清末去浮橋,改建鐵橋,即后來赫赫有名,被譽為“黃河第一橋”的蘭州中山橋。
梁章鉅,清福州人,晚清名臣。然為人樂道的是,他勤于筆耕,一生著述八十余種,好友林則徐稱贊說,在當時他們那個朋友圈里“無出其右”。在這些著述中,他因一部寫成于道光年間的《楹聯叢話》,被推為是楹聯學的開山之祖。成書前的道光十五年(1835年),梁章鉅奉任甘肅布政使近兩年時間,期間主要就生活在蘭州。
鎮遠浮橋雖遠不及后來的鐵橋,然在當時,鐵索連環,驚濤拍岸,亦頗為壯觀。倚仗黃河天險,可直達金關紫塞,架設起通往西域門戶的康衢。海市蜃樓,不過如此。而蘭州金城,“固若金湯”之名,亦不虛傳。河堧,即河濱岸下水草豐茂之處,當時乃至今日,都系蘭州城中風景絕佳處。夾岸林蔭,遙映北山白塔,遠眺萬里絲路,近聽陣陣駝鈴,這是梁章鉅眼中的天然畫本,為宦游之人留下了美好印象。
上篇:
下篇:
主辦單位:甘肅省總工會 版權所有copyright www.hypno-script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東郊巷26號 郵編:730000 隴ICP備16000114號
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
建議使用IE瀏覽器,IE8~IE10版本1280*768分辨率,16位以上顏色